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京剧溯源——安徽理工大学开展“潜山弹腔”非遗传承调研活动

2024年08月26日 08:24  点击:[]

“女将军若问孤王姓名,孤是大宋乾德君……”这一次,西皮、二黄的唱腔不在梨园台上,大别山区深处回荡起最后二十余人的承传。8月19日-21日,安徽理工大学校话剧团京剧溯源——“潜山弹腔”非遗传承调研团来到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五庙乡,调研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剧种“潜山弹腔”。

程长庚昔走京城,许家班今守潜山

潜山弹腔,诞生时间已难以考据,民间传说最早可追溯至唐朝名将尉迟恭,有记载的最迟时间在明末清初,主要唱腔为二黄、西皮,其独特的美感很快将弹腔艺术推向盛行。部分弹腔剧班流寓京城,并以“徽调”著称京都舞台,经由“京剧鼻祖”程长庚(潜山人)等人的融合创作,逐步演变成国粹京剧,故被称为“京剧母本艺术”。近代又对黄梅戏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如弹腔艺术家左四和创作的《双救举》为黄梅戏《女驸马》的脚本。因多种时代原因,潜山弹腔在多个地区消失灭绝,今天仅剩许家畈弹腔班社仅此一支,现存演职人员20余位,已知弹腔剧目多达30余种,但许家畈弹腔班社仅存 12 本。

8月20日清晨,团队一行9人乘班车,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山路,翻过几座400多米海拔的山,来到大别山区孕育伟大文化的祖源之地,潜山市五庙乡。当地学者、五庙乡二级主任科员蒋齐带领团队前往五庙乡程冲村,当今唯一的潜山市弹腔传承载体——许家畈弹腔传承基地。上午十点,尽管此地有着省级非遗等诸多头衔,却异常平静,一如乡间阡陌那充满泥土气的质朴平凡。务农、打工成为了这些传承人生活的主旋律。团队见到了年近八旬的第五代班社传人、省级传承人、“中国好人”许开学,许老杵着拐杖,中风十六年却中气十足。他们讲述起曾经的潜山弹腔如何孕育出了那么一支进京的徽班,又是如何孕育出了京剧……一瞬间,徐老坐在人群之间讲起弹腔的模样似乎有个两百年前带着弹腔走出大山的影子与之重叠。

图为许开学(中)向团队介绍潜山弹腔。程合理 供图

“忙时务农,闲时唱戏。”现任团长许林根、省级传承人宋晓琴等人陆续结束了手上的工作,聚集于班社,热情地与团队一行人座谈交流。三排长板凳、水泥的舞台、木梁灰瓦的屋子、几个六旬甚至更长的老人,这就是现存的潜山弹腔了,他们之中既有父辈传承,也有嫁入五庙乡后学习传承。满口安庆方言的滔滔不绝,既含蓄又炽热地表情达意,一点也不像几个老者在深山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完全是几个大学生在谈论羞于说起的梦想。不需要有人去质疑曾经的鼎盛,他们就是最好的代言。

团队随后同许老等人一起前往还未完全建成的潜山弹腔文化馆进行学习,即便剧种濒危、人员凋敝,仍然有像他们一样的人尽自己所能的全部去保护、传承、发扬潜山弹腔,几位六旬老人向团队成员如数家珍地介绍了数字化展馆,大山里,他们传戏、传物、传精神。

图为团队与潜山弹腔五庙乡许家畈班社合影。程合理 供图

二黄西皮出梨园,小旦与生下南唐

即便能演的成员大多在外务工,剧班的长辈们依旧以最大的热情为团队献上了潜山弹腔的经典剧目《下南唐》。

只是暂别中午几小时,不大的班社舞台就充斥着忙碌、热情以及对艺术纯粹到极致的热爱。一改上午的年轻朝气,登上舞台的民间艺术家们不管是在试唱、演示、弹奏还是布景,那股老艺术人浑然天成的气质自然地,直击所有观众。

端坐在台侧的许老和着二胡,给团队逐一展示了二黄、西皮等曾经大雅之堂上的梨园唱腔,将盛极一时的阳春白雪一一演绎。许老光是坐着,却似有着背靠整个剧团的能量,一如200年前的气势如虹。

拍彩、画纹、勒头吊眉、戴冠挂须,此次演绎《下南唐》两位演员为团队详细展示了潜山弹腔化妆的全过程。酷暑夏日,他们的道具复杂而厚重,覆满岁月的痕迹而又精致如初。

图为演员后台化妆准备。程合理 供图

本次演绎的片段节选自《下南唐》小旦(女将军刘金定)在寿州站四门后,见驾探夫遇生(大宋乾德君赵匡胤)的情节。不足十分钟的表演,准备了约两个小时,纯正而一丝不苟地唱腔,像京剧又完全不是京剧的样子,每一个字都极难听懂又完全无需听懂。他们也许不懂艺术教育,甚至还有演员目不识丁,但却用心用情诠释着”戏比天大“。于团队而言这是十分钟心灵的对话,十分钟文化的洗礼,十分钟精神的教育。

    为了以此为起点,加强赓续文化精神命脉的使命感,将此次美育实践教育在更广泛的维度铺开,团队与非遗传承人们沟通愉快,在当地政府的见证下,将”安徽理工大学大学生美育实践基地“加挂上许家畈班社。


撰稿:郑江

核稿:丁玲玲

上一条:学校举办2024年研究生支教团事迹报告会暨政策宣讲会 下一条:鹊桥相会 情定安理|学校举办青年教职工主题团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