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锚定“烟火气”定位,精筑长丰县马郢村魅力街巷,展示同学们街巷改造阶段性成果,在“社会大课堂”中彰显学院“安全+”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的思政育人功能。3月11日,学院在产教融合楼403会议室召开“挑战杯”竞赛暨马郢村“街巷・再生”改造专项活动第二次会议。党委副书记翟富林、团委书记许晓鹏、辅导员吴尾龙、巷隅焕新实践队全体成员参加会议。
会议开始,队员们依次就负责的改造区域进行前期方案汇报,展示工作成果,从区域平面图制作到墙绘设计,从入口处空地设计到休闲娱乐区的美化装饰,充分彰显实践团队的专业能力与创新思维。
汇报结束后,翟富林、许晓鹏、吴尾龙分别进行了细致点评并给出建议,为后续改造工作把稳“方向盘”。会议强调应将“政府引导、高校赋能、村民共治、文旅融合”的发展理念贯穿始终,紧密结合学科特色以及在安全领域的专业优势,将安全文化与思政教育元素有效融入街巷环境,紧扣 “烟火气” 主题,统一街巷设计色调和风格,同时深挖当地文化底蕴,提升设计的文化内涵。

活动现场
此次会议激发了大家改造方案的新灵感,思政元素为项目注入了全新活力,为后续高效推进改造工作砌好“基础砖”。接下来,实践团队将按照会议确定的方向,紧锣密鼓地开展工作。队员们将定期组织内部交流,确保信息同步、协同高效。
街巷改造不仅是乡村更新的“微手术”,更成为青年学子践行家国情怀的“大课堂”。未来,学院也将在不断探索中,构建起高校与乡村更加紧密、更加深入、更加多元的合作新篇章,全力将马郢村小油坊东侧道路沿线打造成思政育人、安全科普与文化底蕴、现代风貌兼具的乡村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