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力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厚植青年学子社会责任意识,3月以来,地球与环境学院立足学科特色,精心组织"践行绿色使命 传递青春力量"主题系列活动,将专业实践与社会服务深度融合,在环境保护、乡村振兴、爱心帮扶等领域掀起学雷锋热潮。
打造品牌,营造科普氛围
雷锋活动月期间,学院依托环保公益性节日为载体,在植树节前后、世界水日以及地球一小时期间结合校庆和学科特色开展了相应特色活动,3月18日与人工智能学院,力学与光电物理学院联合山南十一中开展学雷锋活动,为中学师生做地质知识科普。3月21日,学院50余名毕业生党员齐聚静远楼东北麓,共同开展校友植树活动,为母校80周年献上一份充满生命力的"绿色贺礼"。3月22日,学院环保志愿科普服务队一行十余人来到古城寿县开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活动。3月29日晚,地球与环境学院联合校团委在仁爱体育场开展了以“邀你共赴环保之约”为主题的“地球一小时”公益活动。学院将“学雷锋”与护环境有效结合,引导同学们将专业书写在祖国大地,将雷锋精神时代化。

为山南十一中师生做科普活动

世界水日活动
厚植情怀,丰富育人模式
学院积极组织各班级开展"雷锋精神的时代回响"主题班会,内容涉及《雷锋日记》诵读会、《永远的雷锋》纪录片观影和雷锋精神研讨等,同时建立"主题班会+长效实践"育人模式,各班级在会后持续开展特色项目。环境专业班级启动"毛孩子守护计划",前往流浪动物之家开展救助;地质专业班级前往公园等公共场所开展环境整治;水文专业班级则前往学校附属小学开展节水爱水知识科普,让雷锋精神在专业教育与思政课堂中焕发时代光彩。

主题班会

班级在舜耕山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服务基层,赋能乡村振兴
学院组织团学干部志愿者前往新华村开展“学雷锋”主题志愿服务活动。环保宣传小组深入村民家中,发放环保知识手册,讲解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环保知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环境整治小组对村内公共区域进行了清洁整理,清理垃圾、修剪绿化,改善了村容村貌;科技支农小组则结合专业特长,为村民提供水质取样初测、土壤保护等方面的建议,帮助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志愿者在新华村开展志愿活动(摄影:学院团委提供)
本次雷锋月累计开展活动26场,收到各类成果作品50件,参与师生达2000人次,活动被淮河早报、寿县青年等媒体转载报道。学院将持续深化"专业+志愿"服务模式,打造"碧水""蓝天""净土"三大志愿服务品牌,让雷锋精神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绽放新时代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