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西北,颖水畔,太和古县,清音、锣鼓,灿烂多彩。太和清音清雅悠扬,细阳锣鼓铿锵有力,作为精妙绝伦的曲艺文化,陶冶并升华着当地人的精神世界。7月11日-13日,安徽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省级重点实践团队“萤火探兴•皖音传承”团队在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开展太和清音和细阳锣鼓传承与发展社会实践活动。
在太和县文化中心,实践团成员深入、细致地观赏了太和清音与细阳锣鼓的表演。细阳锣鼓掷地有声的鼓点和响亮的铜器融为一体,节奏明快,悦耳动听,时而婉转悠扬,耐人寻味,时而铿锵有力,催人奋进。锣鼓声响之处,演员精神抖擞,观众凝神聚力,这是音乐给人的力量。为了更深入地了解细阳锣鼓,实践团成员拜访了细阳锣鼓演奏队的老师们。“我们要坚守下来,带动年轻人,影响身边人。”送文化下乡、进校园、入生活,老师们用行动证明了“坚守”二字。其中,第三代细阳锣鼓传承人哈继文老师从六岁接触锣鼓,五十年坚守与传承,除了爱好更是责任。驱车四十多公里,手把手传授,声附声纠正,哈老师他们带动了乡村锣鼓的传播和发展。“传承下去,被认可被赞扬,我们信仰与热爱她!”这群平均年龄五十岁的前辈展现了对细阳锣鼓高度的文化自信,更为传承提供了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与细阳锣鼓不同,太和清音兼具高雅与粗狂,唱腔优美,曲调清丽,听来婉转柔和,令人清心抒怀。实践团队见到了“太和清音”传承人于飞老师,并了解到自2013年正式接触清音戏以来,于飞老师发展和传承清音已有10年之久。“从我第一次接触清音戏开始,我就特别喜爱,就下定决心要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把它传承下去。”于飞老师用“热爱”一词形容她的十年坚持。作为音乐老师,于飞老师将清音融入教学课堂中,用清音极高的美学价值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同时将非遗文化潜移默化的融入青少年的学习生活中。作为清音戏传承人,在清音戏原本的特点上,她借鉴发展较好的曲艺加以创新,形成如今柔美优雅的清音戏。新一代青年传承人在文化传播多样的时代选择了最传统的本土文化,并在唱戏、传戏的过程中披荆斩棘、实现价值,这也为非遗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新的注解与力量。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实践团成员走进太和清音与细阳锣鼓,在清丽的曲调与激昂的锣鼓中,找寻历史遗迹,接受美学洗礼。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